高考改革将会向何处去?国务院颁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后,很多校长、教师包括家长都对高考改革的方向非常关心。
改革后的高考主要考什么?全国统一高考将重点考查学生的什么素质?全国统一高考减少科目,只考语数外以后,应该怎么来改进教育教学?
针对教师、家长关注的这些问题,《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刊发了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的署名文章《深化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 助力人才选拔和素质教育》,对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定位、目标、方向进行了深入剖析,非常有启发。
改革后的全国高考将注重考查学生哪些素质?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分类考试后的全国统一高考将重新构建学科考试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1、紧密联系实际,突出考察应用能力
进一步扩大试题素材的选取范围,重点取材于现实问题、现实生活,注重将学科基本规律与科学研究进展、生产实践、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2、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注重考查思辨能力
打破封闭设问、答案唯一的结构。通过开放式的设问,拓展考生的思维,赋予考生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的空间。
3、创新试题情境设计方式,注重考查信息处理能力
选材在强调时代性的同时,呈现方式应新颖活泼,材料丰富多彩,使用图表、照片、漫画等图文并茂的素材,围绕同一主题有机组合,丰富考查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载体,为考生创造力的展现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4、研究定制能力评分方案,探索改进能力评价方式
基于能力的评分方案要鼓励学生创新作答,克服评卷踩点给分和评分趋中性过强等不足,更好地反映考生思维品质的差异,提高能力考查的效度。同时要有利于阅卷操作,有利于控制评分误差,促进中学教学对能力的培养,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5、通过命题强调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
加强对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从积极、正面的角度设计合适的考核点,引导考生正确理解试题背后所呈现的价值取向,促进其品德修养的提高和养成。
|